強調執行的名句
中國古言哲理經典語錄大全(300句含注釋)
古人的經典語錄在現在看來似乎有些過于陳舊和落伍,其實不然,他們所表述的哲理依然很受用,對我們人生和事物的認識仍然有很大的幫助。
【第1句】:子曰: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”(《論語·學而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學了以后要不斷地復習、實習,不也高興嗎?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(和我一起商討學問),不也快樂嗎?雖然人家對我不了解,我也不怨恨,不也是君子嗎?”
【第2句】:有子曰:“……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!”(《論語·學而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)有子說:“……一個有道德的君子,專心致力于最基礎的工作?;A樹立了,道就會產生。一個人孝順父母,敬愛兄長,這就是‘仁’的基礎吧!”
【第3句】:子曰:“巧言令色,鮮矣仁。”(《論語·學而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花言巧語,裝著一副偽善的樣子,這種人,'仁德’是不會多的?!?/p>
【第4句】: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”(《論語·學而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)曾子說:“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: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?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實呢?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否復習了呢?”
【第5句】:子曰:“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泛愛眾而親仁?!保ā墩撜Z·學而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弟子們在家要孝順自己的父母,出外要敬愛自己的兄長。寡言少語,說話誠實可信。博愛大眾,親近有仁德的人。”
【第6句】:子貢曰:“夫子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以得之。” (《論語·學而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)子貢說:“我老師他老人家是靠溫和、善良、恭敬、節儉、謙遜來取得人們信賴的?!?/p>
【第7句】:有子曰:“禮之用,和為貴。”(《論語·學而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)有子說:“禮的作用,以遇事都做得恰當為可貴?!?/p>
【第8句】:子曰:“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謂好學也已?!保ā墩撜Z·學而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有道德的君子,吃飯時不要求飽足,居住時不要求舒適,對工作勤勞敏捷,說話謹慎,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。這樣,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。”
【第9句】: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已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(《論語·學而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(一個人)不要愁別人不理解自己,愁的應該是自己不了解別人?!?/p>
【第10句】:子曰:“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(《論語·為政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用道德來治理國政,你就會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,在一定的位置上,許多星辰都來拱衛著你?!?/p>
【第11句】:子曰:“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;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?!保ā墩撜Z·為政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用政法來教育人民,用刑罰來對待人民,人民只能暫時免于罪過,卻沒有廉恥之心;如果用道德來引導他們,使用禮教來整頓他們,人民不但有廉恥之心,而且知道怎樣是正確的行為?!?/p>
【第12句】:子曰:“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?!保ā墩撜Z·為政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不斷地溫習舊知識,在這個基礎上能有新體會、新發現。這樣,就可以當老師了。”
【第13句】:子曰:“先行其言而后從之?!保ā墩撜Z·為政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子貢問怎樣才能做個君子時)孔子說:“對于你要說的話,先實行了再說出來(這就能夠算是一個君子了)?!?/p>
【第14句】: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從比而不周?!保ā墩撜Z·為政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有道德的君子講的是團結協調,而不是勾勾搭搭。而那種沒有道德的小人,卻是勾勾搭搭,不講團結,不顧大局。”
【第15句】:子曰: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?!保ā墩撜Z·為政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只是讀書,不去思考,也不能實用,那學習起來就會迷惘。如果只是苦思冥想,而不去讀書充實自己,你就思不下去,疑而不定?!?/p>
【第16句】:子曰:“……知之為之知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(《論語·為政》)
【譯文】孔子(對弟子仲由)說:“……知道的就是知道,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,這就是聰明智慧。”
【第17句】:子曰:“臨之以莊,則敬;孝慈,則忠;舉善而教不能,則勸?!保ā墩撜Z·為政》)
【譯文】(魯國當政的季康子向孔子問起執政如何讓人民服從時)孔子說:“你對待人民的事情嚴肅認真,他們對待你也會恭敬起來。你孝順父母,慈愛幼小,他們也就會對你盡心竭力了。你提拔好人,教育能力不好的人,他們也就會互相勸勉了?!?/p>
【第18句】:子曰: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?!保ā墩撜Z·為政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人如果不講信譽,就不知對他怎么辦了(對這個人就不可交往)?!?/p>
【第19句】:子曰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?!保ā墩撜Z·為政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遇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,就是懦弱。”
【第20句】:子曰:“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貧與賤,是人之所惡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” (《論語·里仁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富裕與貴顯,是人人所盼望的;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它,一個君子不會接受的。貧窮和下賤,是人人所厭惡的;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拋棄它,一個君子也不會干的?!?/p>
【第21句】:子曰:“放于利而行,多怨?!保ā墩撜Z·里仁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(一個人)如果一切均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去處理問題,就會招來很多人的怨恨。”
【第22句】:曾子曰: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?!保ā墩撜Z·里仁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)曾子說:“我老師他老人家的道,只是忠和恕罷了。”
【第23句】:子曰:“君子喻于義,小人喻于利?!保ā墩撜Z·里仁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有道德的人主要講的是大義,一個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講的是利。”
【第24句】:子曰:“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?!保ā墩撜Z·里仁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看見賢人,應該想想怎樣向他看齊;看見不賢的人,應該自己反省反?。ㄓ袥]有他那樣的毛病)?!?/p>
【第25句】:子曰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?!保ā墩撜Z·里仁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時時記在心里,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歡喜,另一方面又因為他們壽高而有所恐懼?!?/p>
【第26句】:子曰:“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。”(《論語·里仁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有道德的君子,言語要謹慎,工作要勤勞敏捷。”
【第27句】:子曰:“德不孤,必有鄰?!保ā墩撜Z·里仁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有道德的人不會太孤單,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作伴?!?/p>
【第28句】:子曰:“始吾于人也,聽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聽其言而觀其行?!保ā墩撜Z·公冶長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錯誤)孔子說:“以前我聽到別人說的話,便相信他的行為;今天我對別人說的話,不但要聽,還要考察他的行為,才能相信?!?/p>
【第29句】:子曰:“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……”(《論語·公冶長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子貢向孔子問孔文子為什么稱“文”時)孔子說:“(孔文子)聰慧靈敏,愛好學習,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、年齡輕的虛心求教……”
【第30句】:子曰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?!保ā墩撜Z·公冶長》)
【譯文】孔子(在向弟子顏回、子路說起自己的志向時)說:“(我要使)老人活得安逸,朋友們信任我,年輕人懷念我?!?/p>
【第31句】:子曰:“夫仁者,已欲立而立人,已欲達而達人?!保ā墩撜Z·雍也》)
【譯文】孔子(在回答弟子子貢關于仁的問題時)說:“所謂仁,是說自己站得住,也讓別人站得住。自己事事行得通,也讓別人事事行得通。”
【第32句】:子曰:“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……”(《論語·述而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(把所見所聞的)默默地記在心里,努力學習而不滿足,教導別人而不厭倦……”
【第33句】:子曰:“志于道,據于德,依于仁,游于藝?!保ā墩撜Z·述而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人的培養目標在于道,根據在于德,處理人際關系依靠仁,還要游憩于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六藝之中?!?/p>
【第34句】:子曰:“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?!保ā墩撜Z·述而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(教導弟子時)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,不要急于去開導他;不到他想說出來卻又說不出的時候,不要急于去啟發他。如果教給他東方,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、南、北三方,便不必再教下去了?!?/p>
【第35句】:子曰:“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于我如浮云。”(《論語·述而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(我整天)吃粗糧,喝冷水,彎著胳膊做枕頭,也自得其樂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,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(不去要,不理采)?!?/p>
【第36句】: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(《論語·述而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幾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一定有可以為我所取法的人。我選取他們的優點學習,看到他們的缺點而改正自己?!?/p>
【第37句】: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?!保ā墩撜Z·泰伯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)曾子說:“一個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,因為他肩負重任,路程遙遠?!?/p>
【第38句】:子絕四: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(《論語·子罕》)
【譯文】孔子沒有這四種毛病:不憑空猜測,不絕對肯定,不固執己見,不唯我獨是。
【第39句】: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?!保ā墩撜Z·子罕》)
【譯文】孔子在河邊,感嘆道:“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呀!日夜不停地流去?!?/p>
【第40句】:子曰:“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?改之為貴?!保ā墩撜Z·子罕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嚴肅而又符合原則的話,能夠不接受嗎?改正錯誤才是可貴的?!?/p>
【第41句】:子曰:“三軍可奪帥,匹夫不可奪志也?!保ā墩撜Z·子罕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國家的軍隊,可以喪失元帥,(但是)一個男子漢,卻不能強迫放棄自己的主張?!?/p>
【第42句】:子曰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。”(《論語·子罕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聰明的人遇事不迷惑,仁德的人經常樂觀,勇敢的人無所畏懼?!?/p>
【第43句】:唯酒無量,不及亂。(《論語·鄉黨》)
【譯文】(許多事情都有個標準、尺度)只有喝酒沒有標準,沒有限度。(一個人酒量有大有?。┑灰_到亂(醉)的程度。
【第44句】:子曰:“過猶不及?!保ā墩撜Z·先進》)
【譯文】孔子(在回答弟子子貢的問題時)說:“(做事情)過了頭和達不到都不好?!?/p>
【第45句】:子曰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(《論語·顏淵》)
【譯文】孔子(在回答弟子仲弓問仁時)說:“自己所不愿干的事(或不喜歡的事物)不要強加給別人?!?/p>
【第46句】:子曰:“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?”(《論語·顏淵》)
【譯文】孔子(在回答弟子司馬牛問什么是君子時)說:“捫心自問,沒有什么覺得慚愧的,又有什么憂愁和恐懼呢?”
【第47句】:子夏曰:“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?!保ā墩撜Z·顏淵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)子夏(在與孔子另一弟子司馬牛談話時)說:“四海之內的人,都是兄弟啊!”
【第48句】:(子)曰:“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?!保ā墩撜Z·顏淵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子貢問食、兵、信三項哪項重要時,孔子)回答說:“自古以來誰都免不了死亡,如果人民對于當政者失去信心,這個國家便站不起來了。”
【第49句】:子曰:“居之無倦,行之以忠。”(《論語·顏淵》)
【譯文】孔子(在回答弟子子張問政時)說:“在位的時候不要疲倦怠惰,執行政令時要保持忠心?!?/p>
【第50句】:子曰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小人反是。”(《論語·顏淵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有道德的君子,成全別人的好事,不促成別人的壞事。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小人,則與此相反。”
【第51句】:孔子對曰:“政者,正也。子帥以正,孰敢不正?”(《論語·顏淵》)
【譯文】(魯國當權的季康子向孔子問政時)孔子答道:“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。您自己帶頭端正,誰還敢不端正呢?”
【第52句】:曾子曰:“君子以文會友,以友輔仁。”(《論語·顏淵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)曾子說:“君子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,用朋友來幫助自己提高仁德?!?/p>
【第53句】:子曰:“先有司,赦小過,舉賢才?!保ā墩撜Z·子路》)
【譯文】孔子(在回答弟子仲弓問政時)說:“(一個當政者,應該)給下面的工作人員帶頭,不計較人家的小錯誤,提拔優秀人才?!?/p>
【第54句】:子曰:“名不正則言不順,言不順則事不成……”(《論語·子路》)
【譯文】孔子(在與弟子子路議論衛國政事時)說:“名義地位不當,說話就不順理;說話不順理成章,事情就辦不成……”
【第55句】: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”(《論語·子路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當政者自身行為正當,即使不發布命令,事情也行得通。如果行為不正當,縱然三令五申,百姓也不會信從你。”
【第56句】:子曰:“無欲速,無見小利。欲速,則不達;見小利,則大事不成?!保ā墩撜Z·子路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莒父縣當地方官后,向老師請教為政之道時)孔子說:“不要貪圖快,不要貪小利。(有時候,你不踏實工作)只圖快捷,反而達不到目的;貪圖小利,辦不成大事?!?/p>
【第57句】:(子)曰:“言必信,行必果……”(《論語·子路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子貢問怎樣才可以稱之為“士”時,孔子)回答說:“言語一定信實,行為一定堅決……”
【第58句】: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?!保ā墩撜Z·子路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君子用自己的正確意見來糾正別人的錯誤意見,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處,卻不肯隨聲附和。小人只是盲從附和,卻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見。”
【第59句】:子曰:“君子泰而不驕,小人驕而不泰?!保ā墩撜Z·子路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君子安詳舒泰,卻不驕傲凌人;小人驕傲凌人,卻不安詳舒泰。”
【第60句】:(子)曰:“……見利思義,見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為成人矣?!保ā墩撜Z·憲問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子路問什么是完美無缺的人時,孔子)回答:“……看見利益首先想想該不該得,遇到危險便肯付出生命,經過長久窮困的日子都不忘記平日的諾言,也就可以說是個完美無缺的人?!?/p>
【第61句】:子曰:“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?!保ā墩撜Z·憲問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君子以那種說得多、做得少的事為恥。”
【第62句】:子曰:“修己以敬……修己以安人……修己以安百姓……”(《論語·憲問》)
【譯文】孔子(在回答弟子子路問怎樣才算是君子時)說:“(提高自己的素質)修養自己,來嚴肅地對待工作……修養自己,使上層人得到安樂……修養自己,使下層百姓得到安樂……”
【第63句】:子曰:“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?!保ā墩撜Z·衛靈公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有志向愿干一番事業、素質高的人,不因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,卻只有勇于犧牲自己來保全仁德。”
【第64句】:子曰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?!保ā墩撜Z·衛靈公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子貢向孔子問仁時)孔子說:“一個工匠要做好自己的工作,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精良?!?/p>
【第65句】:子曰:“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”(《論語·衛靈公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,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?!?/p>
【第66句】:子曰:“躬自厚而薄責于人,則遠怨矣?!保ā墩撜Z·衛靈公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多責備自己,少責備別人,就可避免別人對你的怨恨了。”
【第67句】:子曰:“君子不以言舉人,不以人廢言?!保ā墩撜Z·衛靈公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當政的君子不因為人家說上幾句好話便提拔他,也不因為他不是好人而鄙棄他的好話。”
【第68句】:子曰:“巧言亂德。小不忍,則亂大謀?!保ā墩撜Z·衛靈公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花言巧語足以敗壞道德。小事情不會忍耐,便會壞了大事情。”
【第69句】:子曰:“眾惡之,必察焉;眾好之,必察焉。”(《論語·衛靈公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(考察一個人時)許多人都厭惡他,一定要認真地考察;許多人都喜愛他,也一定要認真地考察。”
【第70句】:子曰: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?!保ā墩撜Z·衛靈公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人能夠把道(規律)光大,而不是道來支配人、左右人?!?/p>
【第71句】:子曰:“有教無類。”(《論語·衛靈公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(我對)人人都進行教育,沒有(貧富、貴賤、地域、年齡等)區別?!?/p>
【第72句】:孔子曰:“君子有九思: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。”(《論語·季氏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君子有九種考慮:看的時候要考慮看得明白,聽的時候要考慮聽得清楚,臉上的顏色要考慮溫和,自己的容貌態度要考慮端莊恭敬,說出的語言要考慮忠誠老實,對待工作要考慮嚴肅認真,遇到疑問時要考慮如何向別人請教,將要發怒時要考慮發怒后有什么后患,見到可以得到的名利要考慮自己是否應該得到?!?/p>
【第73句】:(子)曰:“恭,寬,信,敏,惠。恭則不侮,寬則得從,信則人任焉,敏則有功,惠則足以使人?!保ā墩撜Z·陽貨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子張向孔子問仁時,孔子)說:“莊重、寬厚、信實、勤敏、慈惠。莊重恭敬就致遭受侮辱,寬厚就會得到大眾的擁護,誠實就會得到別人的信任,勤敏就會工作效率高,慈惠就能更好地使喚人。”
【第74句】:子曰:“道聽而途說,德之棄也?!保ā墩撜Z·陽貨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聽到道路上的傳言就四處散播,這是對道德的背棄?!?/p>
【第75句】:子曰:“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、叔齊與!”(《論語·微子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(遇到困難或不順利的事時)不動搖自己的意志,不辱沒自己的身份,恐怕是伯夷、叔齊那樣的人吧?”
【第76句】:子夏曰:“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?!保ā墩撜Z·子張》)
【譯文】(孔子的弟子)子夏說:“廣泛地學習,堅守自己的志向,遇不明事物能懇切地向別人發問,多考慮當前的問題,仁德就在這里面了?!?/p>
【第77句】:孟子對曰:“……仁者無敵。”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回答(梁惠王)說:“講仁德的人是天下無敵的。”
【第78句】:(孟子)曰: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?!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?/p>
【譯文】(孟子)說:“孝敬自己家中長輩,并推廣到孝敬別家的長輩;愛護我家的兒女,并推廣到愛護別家的兒女?!?/p>
【第79句】:(孟子)曰:“權,然后知輕重;度,然后知長短。物皆然,心為甚?!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?/p>
【譯文】(孟子)說:“用秤稱一稱,才能知道輕重;用尺量一量,才能知道長短。什么東西都是這樣,人的心更需要這樣。”
【第80句】:孟子對曰:“樂民之樂者,民亦樂其樂;憂民之憂者,民亦憂其憂……”(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)
【譯文】孟子回答(齊宣王)說:“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快樂的人,人民也會因你的快樂而快樂;以人民的憂愁為自己憂愁的人,人民也會因你的憂愁而憂愁(人民便會和你一條心)。”
【第81句】:(孟子)曰:“……我善養吾浩然之氣。”(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)
【譯文】(孟子)說:“……我善于養我(這種至大至剛、塞于天地之間的)浩然之氣?!?/p>
【第82句】:孟子曰:“子路,人告之以有過,則喜。禹聞善言,則拜?!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(孔子的弟子)子路,人家指出他的過失來,他很歡喜。(當年的圣君)禹聽到不同意見后,很謙虛地向人家下拜。”
【第83句】:孟子曰: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?!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依靠天上(自然界)的有利條件,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條件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條件,不如依靠社會上人們和諧一致的有利條件。”
【第84句】:(孟子曰:)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親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順之?!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)
【譯文】(孟子說):“在道義上占主動的人,能得到許多人的幫助。在道義上不占主動(無道、無德、無理)的人,不會得到別人的幫助。很少人幫助的人,連他的親朋故舊也會背叛他;而那種得到多數人幫助的人,整個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?!?/p>
【第85句】:(孟子)曰:“古之君子,其過也,如日月之蝕,民皆見之;及其更也,民皆仰之。”(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)
【譯文】(孟子)說:“古時的君子,犯了過失,如天上的日蝕月蝕一樣,人們都能看得見。到他們改正錯誤以后,人們也都抬頭看得很清楚。”
【第86句】:孟子曰:“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君子之德,風也;小人之德,草也。草上之風,必偃?!保ā睹献印る墓稀罚?/p>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上面的人(指當政者)愛好什么,下面的人也愛好什么,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厲害。一個君子的道德表現好像是風,廣大人民好比是草。風向哪邊吹,草便向哪面倒。”
【第87句】:孟子曰:“民事不可緩也?!保ā睹献印る墓稀罚?/p>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老百姓生活和生產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對待啊?!?/p>
【第88句】:孟子曰:“賢君必恭儉禮天,取于民有制?!保ā睹献印る墓稀罚?/p>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一個賢明的君主,必須恭敬節儉,一切依禮來對待下面。從人民那里索取時,要按規定辦事?!?/p>
【第89句】:孟子曰:“居天下之廣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。得志,與民由之;不得志,獨行其道。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(一個大丈夫)應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——‘仁’里,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——‘禮’上,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。如果得了志,應按這個道給人民辦好事;如果不得志,也要獨自按自己的道來行事(不要與社會上的壞人同流合污)。”
【第90句】:孟子曰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也?!保ā睹献印る墓隆罚?/p>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榮華富貴不能亂我的心,貧賤困厄不能變我的志,威武強力不能屈我的節,這樣才叫大丈夫啊!”
【第91句】:孟子曰:“……不以規矩,不能成方圓;……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;……不以仁政,不能平治天下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……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,便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;……如果不用音樂方面的六律,便不能端正五音;……如果不實行仁政,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?!?/p>
【第92句】:孟子曰:“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,其失天下也以不仁。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。”(《孟子·離婁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夏、商、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為行仁,他們(的后人)失天下是因為他們不行仁。一個國家的衰敗和興起、生存和滅亡,都是這個道理?!?/p>
【第93句】:孟子曰:“愛人不親,反其仁;治人不治,反其智;禮人不答,反其敬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我愛別人,可是別人不親近我,那就要反問自己的仁德夠不夠啊!我管理別人,但是沒管好,那就要反問自己的智慧和知識夠不夠?。∥矣卸Y貌地對待別人,可是得不到相應的回答,那就要反問自己的恭敬夠不夠啊!”
【第94句】:孟子曰:“天下之本在國,國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天下的基礎是國,一個國的基礎是家,家的基礎是每一個人?!?/p>
【第95句】:孟子曰:“順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”(《孟子·離婁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服從天道的生存,逆反天道的滅亡?!?/p>
【第96句】:孟子曰:“得天下有道: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;得其民有道:得其心,斯得民矣;得其心有道:所欲與之聚之,所惡勿施,爾也。”(《孟子·離婁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獲得天下有方法:獲得了百姓的支持,是獲得了天下。獲得百姓支持有方法:獲得了民心,便獲得百姓支持了。獲得民心也有方法:他們所希望的,替他們聚積起來;他們所厭惡的,不要加到他們頭上,如此罷了。”
【第97句】:孟子曰:“仁,人之安宅也;義,人之正路也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仁,是人們最安心的住宅;義,是從們最正確的道路?!?/p>
【第98句】:孟子曰:“恭者不侮人,儉者不奪人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恭敬別人的人不會侮辱別人,自己節儉的人不會掠奪別人。”
【第99句】:孟子曰:“君仁,莫不仁;君義,莫不義;君正,莫不正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君主仁,沒有人不仁;君主義,沒有人不義;君主正,沒有人不正。”
100.孟子曰:“人之患在好為人師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人的毛病在于喜歡當別人的老師(即不謙虛)。”
10【第1句】:孟子曰:“非禮之禮,非義之義,大人弗為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下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似是而非的禮,似是而非的義,一個有德行的人是不會去做的?!?/p>
10【第2句】:孟子曰:“聲聞過情,君子恥之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下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一個人的聲望超過他的實際,君子以此為恥。”
10【第3句】:孟子曰:“禹惡旨酒而好善言。湯執中,立賢無方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下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禹不喜歡美酒,卻喜歡有價值的話。湯堅持中正之道,舉賢人卻不拘泥于一定的常規?!?/p>
10【第4句】:孟子曰:“西子蒙不潔,則人皆掩鼻而過之;雖有惡人,齋戒沐浴,則可以祀上帝?!保ā睹献印るx婁下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如果西施身上沾上了骯髒,當別人走過她身旁的時候,也會捂著鼻子。縱然是面貌丑陋的人,如果他齋戒沐浴了,也就可以祭祀上帝。”
10【第5句】:孟子曰:“愛人者,人恒愛之;敬之者,人恒敬之?!?(《孟子·離婁下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愛別人的人,別人也常愛他;恭敬別人的人,別人也常恭敬他?!?/p>
10【第6句】:孟子曰:“孝子之至,莫大乎尊親;尊親之至,莫大乎以天下養?!保ā睹献印とf章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孝子孝的極點,沒有超過尊敬他的父母的;尊敬父母的極點,沒有超過拿天下來奉養父母的?!?/p>
10【第7句】:孟子曰:“生亦我所欲也,義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?!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?/p>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生命是我喜歡的,義也是我喜歡的。如果兩者不能都要的話,我可以犧牲生命而選取義?!?/p>
10【第8句】:(孟子)曰:“心之官則思,思則得之,不思則不得也?!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?/p>
【譯文】(孟子)說:“心這個器官的職能在于思考,能思考便能得到事物的真諦,不思考便得不到?!?/p>
10【第9句】:孟子曰:“羿之教人射,必志于彀,學者亦必志于彀;大匠誨人必以規矩,學者亦必以規矩?!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?/p>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有一個叫羿的人,教人射箭時,一定拉滿弓;學習的人一定要努力拉滿弓。有名的木工教導人時,一定要依照規矩,學習的人也一定要依照規矩?!?/p>
1【第10句】:孟子曰:“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?!保ā睹献印じ孀酉隆罚?/p>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上天將要把重大的任務降到某人身上,一定先要苦惱他的心志,勞動他的筋骨,饑餓他的腸胃,窮困他的身子,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能稱心如愿。這樣,便可以震動他的心意,堅韌他的性情,增加他的能力(方能完成大任)?!?/p>
1【第11句】:孟子曰:“求則得之,舍則失之,是求有益于得也,求在我者也?!保ā睹献印けM心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做一項事情,你要探求,便能得到;放棄,便會失掉。這是有益于收獲的探求,因為所探求的對象是在我本身之內(即強調發揮善性,注重修養)。”
1【第12句】:孟子曰:“萬物皆備于我矣。反身而誠,樂莫大焉。強恕而行,求仁莫近焉。”(《孟子·盡心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一切我都具備了。我反躬自問,自己是忠誠踏實的,這就是最大的快樂。不懈地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,達到仁德的道路沒有比這更直接的了?!?/p>
1【第13句】:孟子曰:“人不可以無恥,無恥之恥,無恥矣?!保ā睹献印けM心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一個人不能沒有羞恥之心。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,是最無恥的?!?/p>
1【第14句】:(孟子)曰:“古之人,得志,澤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見于世。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?!保ā睹献印けM心上》)
【譯文】(孟子)說:“古代的人,得意時,恩澤加于百姓;不得意時,修養個人品德,以此向世人表現。窮困時自己修養成高貴品質,得意時便把一些善事給予天下之人?!?/p>
1【第15句】:孟子曰:“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,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。善政,民畏之;善教,民愛之。善政得民財,善教得民心。”(《孟子·盡心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仁德的言語趕不上仁德的音樂入人心之深,良好的政治趕不上良好的教育獲得民心。良好的政治,百姓怕它;良好的教育,百姓愛它。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財富,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?!?/p>
1【第16句】:孟子曰:“無為其所不為,無欲其所不欲,如此而已矣?!保ā睹献印けM心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不干我所不干的事,不要我所不要之物。這樣就行了?!?/p>
1【第17句】:孟子曰:“君子有三樂……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,一樂也;仰不愧天天,俯不怍于人,二樂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樂也?!保ā睹献印けM心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君子有三種樂趣,……父母都健康,兄弟沒災患,是第一種樂趣;抬頭無愧于天,低頭無愧于人,是第二種樂趣;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對他們進行教育,是第三種樂趣?!?/p>
1【第18句】:孟子曰:“孔子登東山而小魯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”(《孟子·盡心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孔子登上了東山,便覺得魯國小了;上了泰山,便覺得天下也不大了?!?/p>
1【第19句】:孟子曰:“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?!保ā睹献印けM心上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君子親愛親人,因而仁愛百姓;仁愛百姓,因而愛惜萬物?!?/p>
1【第20句】:孟子曰:“不信仁賢,則國空虛;無禮義,則上下亂;無政事,則財用不足。”(《孟子·盡心下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不信任仁德賢能的人,那國家就會空虛;沒有禮義,上下的關系就會混亂;沒有好的政治,國家的用度就會不夠?!?/p>
1【第21句】:孟子曰:“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?!保ā睹献印けM心下》)
【譯文】孟子說:“百姓最為重要,土谷之神(國家)為次,君主最輕?!?/p>
1【第22句】: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(《詩·衛風·淇奧》)
【譯文】有一位文雅的君子,修養自己的道德,好像做一件精美的骨器、精良的玉器一樣(認真地加工、制作方能成功)。
1【第23句】: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;兄弟既翕,和樂且湛。(《詩·小雅.棠棣》)
【譯文】妻子兒女感情深厚,好比是鼓瑟和彈琴。一家兄弟團結和睦,融洽無間快樂無比。
1【第24句】:嚶其鳴矣,求其友聲。相彼鳥矣,猶求女聲;矧伊人矣,不求友生?(《詩·小雅·伐木》)
【譯文】鳥兒嚶嚶在叫,想找到同類相和。看那只小鳥都尋找自己的朋友,一個人為什么不能找到知心的朋友呢?
1【第25句】: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(《詩·小雅·鶴鳴》)
【譯文】別的山上的石頭(有它的特殊之處),可當礪石雕琢我們這里的美玉。
1【第26句】: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長我育我。顧我復我,出入腹我。欲報之德,昊天罔極。(《詩·小雅·蓼莪》)
【譯文】父親啊,生了我。母親啊,養育我,撫摸我,愛護我,喂大我,教育我,照顧我,關懷我,出入抱著我。我要報答父母的恩德,父母的恩德比天還大。
1【第27句】:任賢勿貳,去邪勿疑。(《尚書·大禹謨》)
【譯文】任用賢人不要對他存二心,去除邪惡果斷不猶豫。
1【第28句】:無稽之言勿聽,弗詢之謀勿庸。(《尚書·大禹謨》)
【譯文】不加考據、捕風捉影的話不要隨便聽,沒有經過廣泛咨詢的計謀不要隨便用。
1【第29句】:君子在野,小人在位,民棄不保,天降之咎。(《尚書·大禹謨》)
【譯文】如果賢能的君子不當政,無德的小人卻在位掌權,對百姓的事不問不管,保不住百姓,上天必然會降下大禍。
1【第30句】:滿招損,謙受益。(《尚書·大禹謨》)
【譯文】自滿的人必然受到損害,謙遜的人必然得到益處。
1【第31句】:安民則惠,黎明懷之。(《尚書·皋陶謨》)
【譯文】讓百姓安定即是仁愛,百姓自然會懷念你。
1【第32句】:民惟邦本,本固邦寧。(《尚書·五子之歌》)
【譯文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,根本牢固,國家便能安寧了。
1【第33句】: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逭。(《尚書·太甲中》)
【譯文】老天爺(自然規律)造成災害,還可以避開;如果自己造成災害,那就不能逃避了。
1【第34句】:任官惟賢材,左右惟其人。(《尚書·咸有一德》)
【譯文】任用官吏時一定找賢才,自己左右的輔佐大臣更須才德兼備者。
1【第35句】:官不及私昵,惟其能;爵罔及惡德,惟其賢。(《尚書·說命中》)
【譯文】任命官員不要從私心、喜愛出發,而是憑其能力來考慮;封爵時不要封無德的人,而應封賢能的人。
1【第36句】:樹德務滋,除惡務本。(《尚書·泰誓下》)
【譯文】樹立有道德的榜樣,要使德得以發展;除去罪惡的人和事,要從根本上做起。
1【第37句】:臣之有作福、作威、玉食,其害于而家,兇于而國。(《尚書·洪范》)
【譯文】大臣如果作福、作威,享用美食,這樣就危害了你的家,也使你的國家遭受禍害。
1【第38句】:玩人喪德,玩物喪志。(《尚書·旅獒》)
【譯文】沉迷于歌舞、美姬,就會喪失道德;沉迷于玩好之物,也會喪失意志。
1【第39句】:人無于水監,當于民監。(《尚書·酒誥》)
【譯文】人不僅要用水察看自己,而應該以民間的反映當作鏡子照照自己的作為。
1【第40句】:以公滅私,民其允懷。(《尚書·周官》)
【譯文】以天下之公理滅一己之私欲,百姓莫不敬信懷服。
1【第41句】:功崇惟志,業廣推勤。(《尚書·周官》)
【譯文】(一個人)功勞崇高,主要體現在他的志向上;(一個人)業績廣大,全賴他勤奮努力。
1【第42句】:有容,德乃大。(《尚書·君陳》)
【譯文】(一事當前)只有可以容人,才體現他崇高的道德。
1【第43句】:敖不可長,欲不可從,志不可滿,樂不可極。(《禮記·曲禮上》)
【譯文】驕傲不可滋長,欲望不可放縱,志向不可自滿,高興不可過火。
1【第44句】:臨財毋茍得,臨難毋茍免。(《禮記·曲禮上》)
【譯文】見到財物,不要貪求多得;遇到危難,不要輕易逃避。
1【第45句】:禮尚往來。往而不來,非禮也;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。(《禮記·曲禮上》)
【譯文】禮所崇尚的是有施有報。只講施而不講報,這不合乎禮的要求;相反,只講報而不講施,也不合乎禮的要求。
1【第46句】:曾子曰:“君子之愛人也以德,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?!保ā抖Y記·檀弓上》)
【譯文】曾子說:“君子愛人依照德的標準,小人愛人則對人姑息縱容?!?/p>
1【第47句】:生有益于人,死不害于人。(《禮記·檀弓上》)
【譯文】(一個人)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,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別人。(這是成子高說的話,接著他還說,我死后,找一塊不能耕種的土地葬了我。)
1【第48句】:夫子曰:“苛政猛于虎也!”(《禮記·檀弓下》)
【譯文】孔夫子說:“繁重的賦稅和徭役比老虎還厲害啊!”
1【第49句】:茍無禮義、忠信、誠愨之心以蒞之,雖固結之,民其不解乎?(《禮記·檀弓下》)
【譯文】如果不用禮義、忠信及誠懇之心對待百姓,即使百姓勉強結合,難道他們就不會離散了嗎?
1【第50句】:孔子曰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,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?!保ā抖Y記·禮運》)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我的大道(理想社會)如果推行的話,天下是大家的,選拔賢能的人當政(人們之間)講究信用,和睦相處?!?/p>
魯迅先生的名句你記得多少
魯迅妙語名言
【第1句】: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,只要愿擠,總還是有的。
【第2句】: 我好像是一只牛,吃的是草,擠出的是奶、血。
【第3句】:其實地上本沒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
【第4句】:哪里有天才,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。
【第5句】: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,惟有他發揚起來,中國才有真進步。
【第6句】:愈艱難,就愈要做。改革,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。
【第7句】:必須敢于正視,這才可望敢想、敢說、敢做、敢當。
?
【第8句】:曾經闊氣的要復古,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,未曾闊氣的要革新,大抵如此,大抵!
【第9句】:人類總不會寂寞,因為生命是進步的,是天生的。
【第10句】: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,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。
【第11句】:貪安穩就沒有自由,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。只有這兩條路。
【第12句】: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,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。
【第13句】:時間就是性命。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,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。
【第14句】:做一件事,無論大小,倘無恒心,是很不好的。
?
【第15句】: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,那就真正死掉了。
【第16句】:改造自己,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。
【第17句】: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。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,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。
【第18句】:但我坦然,欣然。我將大笑,我將歌唱。
【第19句】:待我成塵時,你將見我的微笑!
【第20句】:不在沉默中爆發,就在沉默中滅亡。
?
【第21句】:懷疑并不是缺點??偸且桑⒉幌聰嗾Z,這才是缺點。
【第22句】:糾纏如毒蛇,執著如冤鬼。激烈得快的,也平和的快,甚至于也頹廢的快。
【第23句】:巨大的建筑,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,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?我時常做些零碎事,就是為此。
【第24句】:寧可與敵人明打,不欲受同人暗算。
【第25句】:明言著輕蔑什么人,并不是十足的輕蔑。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------最高的輕蔑是無言,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。
【第26句】:唯獨革命家,無論他生或死,都能給大家以幸福。
【第27句】:凡事總需研究,才會明白。
【第28句】:生活太安逸了,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。
【第29句】: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,更加有效,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。
【第30句】: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,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。
?
【第31句】:走上人生的路途吧。前途很遠,也很暗。然而不要怕,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。
【第32句】: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。
【第33句】:謙以待人,虛以接物。
【第34句】: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,但能夠為錢而賣掉。
【第35句】:哀其不幸,怒其不爭。
【第36句】: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,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。
【第37句】:偉大的心胸,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——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,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。
【第38句】:只看一個人的著作,結果是不大好的: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。必須如蜜蜂一樣,采過許多花,這才能釀出蜜來。倘若叮在一處,所得就非常有限,枯燥了。
?
【第39句】:中國雖發明火藥,卻只會用來放煙花炮竹;發明羅盤,也是用來看風水。
【第40句】:即使艱難,也還要做;愈艱難,就愈要做。改革,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,冷笑家的贊成,是在見了成功之后……
【第41句】: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,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,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。
【第42句】: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,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?!┤缦胗袉棠?,想看好花,一定要有好土;沒有土,便沒有花木了;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。
【第43句】:以人為鑒,明白非常,是使人能夠反省的妙法。
【第44句】:友誼是兩顆心的真誠相待,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。
安樂死是怎么執行的
我沒有參加安樂死,所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執行的?假如已經可以實施安樂死了。我想應該有許多人愿意吧!我也算一個。
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郭德綱相聲“名句”是什么
郭德剛場場都掛在嘴上一句話是:大家都愛玩耍,陪大家玩玩。
名句求對:東風夜放花千樹。(辛棄疾《青玉案》)
東風夜放花千樹,南暖日擺桃萬棵。西涼月影飄百葉,北寒時出香十村。
描寫李白和朋友的友誼名句是什么
描寫李白和朋友友誼的名句:
最出名的~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?!顿浲魝悺?/p>
最深刻的~相知在急難,獨好亦何益?!毒R黃》
最騙人的~人生貴相知,何用金與錢。《贈友人三首》
最浪漫的~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《送友人》
最期望的~故人西辭黃鶴樓,櫻花三月下揚州。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林陵》
最醉人的~兩人對酌山花開,一杯一杯復一杯?!渡街信c幽人對酌》。
最遙遠的~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君直到夜郎西?!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》
最傷感的~揮手自茲去,蕭蕭班馬鳴。《送友人》
黃巢寫過什么流傳千古的詩詞名句
黃巢流傳于后世的詩總共有三首,最著名的一句“沖天香陣透長安,滿城盡帶黃金甲”,這樣一說,相信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,原來張藝謀的電影《滿城盡帶黃金甲》是出自黃巢這個“反賊”啊。
其實,我最佩服的還真不是這一句,《題菊花》中“他年我若為青帝,報與桃花一處開”才是真有氣勢,本來,這菊花就是九月重陽前后才開的,可黃巢偏偏要向天理和自然挑戰,今后我要是當了主宰春天之神,非要把這一現象改過來,命令菊花同桃花一樣在春天開放,看看,這得有多狂妄,但從另一個側面來說,也反映出黃巢敢于向威權挑戰的宏偉氣魄,與孫悟空“皇帝輪流做,明年到我家”倒有幾分相似。而事實證明,黃巢也確實實現了他的夢想,只不過自然規律說說而已,任誰也改變不了,但他卻建立了大齊政權,并在長安稱帝,直接動搖了唐朝統治,加速了唐朝滅亡。
雖然黃巢的最終結局是敗亡自殺,但其敢于抗爭的精神和氣概,卻為后人稱頌,完全對得住“沖天大將軍”這個稱號。
黃巢留下的三首詩,前兩首都是借花言志,充滿“反意”。
【第1句】:《不第后賦菊(詠菊)》
待到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后百花殺。
沖天香陣透長安,滿城盡帶黃金甲。
【第2句】:《題菊花》
颯颯西風滿院栽,蕊寒香冷蝶難來。
他年我若為青帝,報與桃花一處開。
【第3句】:《自題像》
記得當年草上飛,鐵衣著盡著僧衣。
天津橋上無人識,獨倚欄干看落暉。
“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是誰的名句
當然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啊,也是天才詩人王勃。如果連這都不知道,也難怪“百萬英雄”那么簡單的問題都答不對。不過趁著這個機會,我也好好講講這首詩。
這句詩出自王勃的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,這是一首送別詩,原詩如下:
城闕輔三秦,風煙望五津。
與君離別意,同是宦游人。
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
無為在岐路,兒女共沾巾。
開頭一句“城闕輔三秦,風煙望五津”就氣勢不凡,以“三秦”、“五津”這樣開闊的境地點明送別的地點和友人去向。盛唐人的送別,總是別開生面,沒有兒女作態,也沒有傷感消極,有的是新氣象和昂揚的格調。
像高適的“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”,像王維的“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”,這是其他朝代的詩人,所沒有的格局。
而王勃的這首詩,更是意氣豪邁、新穎別致,不落巢窠?!昂却嬷海煅娜舯揉彙备窬种?,在唐代五言中鮮有其匹。用開朗壯闊的胸懷將纏綿的兒女私情一筆撇開,惜別而不怨別,體現出一種超拔、曠達之氣。
一個國家的精神,最深刻的反應在它的文學上,“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不僅是一句好詩那么簡單,也是代表了整個盛唐青年的胸襟和氣度。
彼時的大唐國力蒸蒸日上,人們都有一種昂揚進取的精神,無論是邊疆的將士軍人,還是文壇的騷客才子,都有渴望建功立業、成就大事業的拳拳之心。
王之渙的“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”,王昌齡的“黃沙百戰穿金甲,不破樓蘭終不還”,還是岑參的“古來青史誰不見,今見功名勝古人”等等,都體現了這種精神。
這首詩還好在氣脈的一貫流注,全詩一氣呵成,如行云流水,這也是唐代律詩的高妙之處。后世的宋明清詩,都缺少這種藝術表現力。
對于王勃的這首詩,無論怎樣拔高都是不為過的,或者說,它當得起。這就是一首絕世詩歌,開啟了盛唐、中唐的詩境先河。
王勃就像一顆燦爛燃燒的流星,劃過盛唐的星空。雖然短暫,卻有耀眼的一生。他的年紀輕輕,卻位列“初唐四杰”,躋身于整個大唐帝國文壇的中央,十四歲即席寫就千古名篇《滕王閣序》。24歲的生命歷程,擁有許多活了七八十歲而無法取得的成就。
王勃,是一個值得永遠銘記的名字。
最后,奉送鄙人對這首詩的白話譯文:
三秦大地拱衛著長安城闕,風煙彌望是你遠去的五津。
與你分別時刻有重重心意,同為漂泊在外的宦臣游子。
四海之內存在你這個知己,無論天涯何處都像在鄰居。
在這分別的岔道路口,請別像矯情兒女一樣淚灑衣巾。
你最喜歡的經典名句有哪些
低調做人,高調做事。
還記得愛情公寓中每個人的經典名句嗎
這個問題必須回答。
曾小賢:好男人就是我,我就是曾小賢。
胡一菲:原諒他是上帝的事情,我的任務是送他去見上帝?!皬椧婚W”。
美嘉:我一口鹽汽水噴死你。
子喬:“呂氏春秋,我寫的春秋我做主”;我們的人生沒有彩排,每天都是現場直播。
關谷:我分分鐘切腹自盡。
唐悠悠:唐氏表演法則一:不要把話語權讓給你的對手。你必須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臺詞,戲是搶來的。唐氏表演法則二:永遠不要讓觀眾猜到劇情的發展。唐氏表演法則三:給故事營造一個豐滿的背景,最好涉及兩代人的恩怨。
張偉:張益達、律政先鋒、張偉是混蛋、snake等。
大家還記得哪些經典語錄,一起回憶回憶唄。
李白有哪些名句
李白的名句實在是太多,在此不一一枚舉,我最欣賞的一句氣勢恢宏、驚心動魄的就是:
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
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