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生猜字謎范例6篇
小學生猜字謎范文1
口語交際課是一種新的課型,對學生和老師來說,都具有一定的難度。低年級學生的表達能力、交往能力相對較弱,因此,我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進行指導,以規范他們的口頭語言,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。
[教學目標]
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,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和語言習慣。
[教學準備]
讓學生根據“識字五”的課后要求,收集一則謎語。
[教學過程]
一、創設情境,引入謎語
今天,咱們學校來了很多客人。對待客人,我們要表示——(生:熱烈的歡迎。)對,熱情的小主人們,想不想把自己介紹給大家呢?(生:想。)說說你叫什么名字,喜歡做什么。(學生作自我介紹)我也想給客人們介紹兩位同學,老師不直接說他們的名字,你們猜猜我想介紹的是誰,好嗎?兩個小姑娘,模樣真是像,寫字、畫畫、答問題,樣樣都很棒。(學生猜是雙胞胎姐妹劉軒雅、劉軒慧)請這兩個小姐妹上臺作自我介紹。(雙胞胎作自我介紹)老師還要考考你們,上學期咱們學了一首詩,這首詩是一則謎語,誰還記得?(學生背《畫》)今天,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猜謎語的游戲,好嗎?
板書:猜謎語(識記這三個字)
過渡:小朋友們想怎么玩這個游戲呢?(生:老師出謎語我們猜,或者我們出謎語老師猜。)小朋友們的想法很好,那就照你們說的去做,老師先說,小朋友們猜。小朋友們猜的時候要說清楚你們是怎么猜出來的。
二、提出要求,出示謎語
在出謎語之前,你們想給我提點什么建議?(生:老師的聲音要響亮,說得不要太快。)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什么呢?(生:我們要認真聽,一邊聽一邊想。)哎呀,提醒得真好。你們的文具擺放得真整齊,老師就先出個關于文具的謎語。
大屏幕出示:小黑人細又長,身穿木頭花衣裳,畫畫寫字它都會,就是不會把歌唱。(學生猜,并說出理由)
你們聽得真仔細,也很會動腦筋,只要根據鉛筆的特點來猜,就能猜中。請你們輕輕地拿出鉛筆,仔細觀察,再把這個謎語讀一遍,然后輕輕地把鉛筆放入鉛筆盒。(學生照做)對,鉛筆是我們的好幫手,我們一定要愛惜它。
今天小朋友們精神格外好,早飯吃得一定很有營養。說到營養,我想到了蔬菜,老師再給小朋友們出個謎語,請你們猜一種蔬菜:紅口袋,綠口袋,有人害怕有人愛。(學生猜)都猜對了,可是剛才這個謎面你們聽清楚了嗎?誰能再說一遍?(一學生說,另一學生補充)對了,我們要猜出謎底,就要先聽清楚謎面。這個謎語你們是怎么猜出來的呢?(學生說,教師出示圖)
蔬菜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。有一種動物最愛吃竹葉,猜猜它是誰。
大屏幕出示:叫貓不是貓,眼被黑圈包,竹葉是糧食,可愛又稀少。
誰來試著讀一讀?(學生讀,識記“圈”字和“稀”字)
大熊貓真可愛,我們要保護它,今天老師還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。(出示大象圖)請你們仔細觀察,看看大象的耳朵、腿、鼻子和尾巴分別像什么。(學生觀察后發表意見,大屏幕出示填空題)誰能連起來讀一讀?(學生讀)小朋友們說得真棒,你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編謎語。
如果只讀第一句,你們能猜出它是什么嗎?(生:不能。)看來呀,我們猜謎語的時候,不僅要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,還要把整個謎面聯系起來想一想,猜一猜,這是猜謎語的好辦法。
過渡:猜謎語真有趣!我知道小朋友們也準備了很多謎語,說出來給大家猜好嗎?
三、小組合作,交流謎語
小組間交流。
我發現每一組都猜得非常認真,這樣吧,咱們來個猜謎大賽好嗎?第一組是大熊貓隊,第二組是大象隊,第三組是老虎隊。每組選一個代表出一則謎語,讓別的組猜,比一比看哪一個組猜出的謎語多,哪一個組說得最清楚、最流利。
小組展開猜謎比賽。
四、拓展延伸,巧編字謎
小朋友們用猜謎語的方法了解了一些動物、植物。你們知道嗎?通過猜謎語,我們還可以記住很多生字。誰來猜一猜,這些字謎的謎底分別是什么?
大屏幕出示字謎:“多字少一半。”“人在云上走。”“一口咬掉牛尾巴。”“要一半,扔一半。”“日日開口很動聽。”(學生一邊讀一邊猜,并說出是怎么猜的)
你們是老師心中最棒的孩子,現在老師需要你們的幫助,誰來幫老師編幾個字謎?
小學生猜字謎范文2
晚上好!
真沒想到人到中年的我,還有這么大的吸引力,吸引了你們這么一大群風華正茂的青年人。人貴有自知之明,不是我有什么吸引力,而是猜謎有吸引力,“迷”倒一大片啊!(掌聲)
我的猜謎啟蒙者,是我家的鄰居杜大爺。在我五六歲的時候,他就常出謎語讓我猜。開始出的謎語都比較簡單,比如:鐵絲抬水、電燈泡搗蒜——各猜一地名。謎底是臺灣和青島。大家笑了,這也叫謎語?這的確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謎語:但對五六歲的孩子來說,卻饒有風趣。我讀小學三年級時,杜大爺給我出了個字謎:“一邊綠,一邊紅;一邊喜雨,一邊喜風;喜雨的怕蟲,喜風的怕雨:”當時真把我難住了,三天都沒猜中。大家想一想,是什么呢?——是“秋”字。(掌聲)
謎語雖小,但博大精深,趣味十足。它是一門科學,也是一門藝術,它是文學大觀園里的一朵奇葩!
謎語開啟了智慧之門。猜謎要動腦,要靠智慧。好的謎語,不但能難倒一大片,也能迷倒一大片。當你猜出來時,又不得不拍案叫絕。比如中央電視臺曾舉辦過一次猜謎擂臺賽,有這么一個字謎:口木不是呆,莫把杏字猜,若是猜困字,不是好人才。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字?對,是結束的“束”字。不動腦筋行嗎?
還有一個謎,給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。去年正月十五,勞動公園搞燈謎竟猜,我去得比較晚,大部分的謎語都被猜中了,剩下的一個謎語吸引了我的眼球。“主”——打一外國文學名著。謎條旁邊聚了不少人,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。我立在這個謎前,把自己讀過的外學文學名著過了一遍,腦子里翻江倒海,卻想不出事哪一部。經過一個小時的冥思苦想,藝術細胞殺死了百分之九十,終于猜出來了,巴爾扎克的名著——《高老頭》。為什么是《高老頭》呢?(觀眾驚愕)“主”字不正是“高”和“老”字的“頭”組成的嗎?好家伙,和破案差不多。(掌聲)
謎語打開了知識寶庫。謎語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。好的謎語,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是猜不出來的。比如:設計懸浮列車——打一成語,謎底是“圖謀不軌”。懸浮列車是現代的交通工具,它可以離開軌道,懸浮在上面高速行駛,利用的是磁電變化的原理,日本的新干線跑的就是這種列車如果你不知道這些常識,就無法猜出這個謎語。
再比如:臨去秋波那一轉——猜一商業用語。謎面是偉大的劇作家王實甫的名著《西廂記》里的一句唱詞。秀才張生,在河中府普救寺游覽時,與崔相國之女鶯鶯邂逅,一見鐘情。臨別時,鶯鶯回過頭來深情地望了張生一眼。“臨去秋波那一轉”,是以目傳情的寫照。那么謎底就是——回頭生意。沒有一定的《西廂記》方面的知識,怎么能猜中這個謎呢?
下面,給大家出個謎猜一猜。
黑不是,白不是,紅黃又不是。和孤狼貓狗仿佛,既非家畜,又非野獸;詩也有,詞也有,論語上也有。對東西南北模糊,雖為短品,卻是妙文。猜兩個字。
小學生猜字謎范文3
今天上午,老師說:“同學們,我們下午要舉行一次有趣的猜字謎活動。”大家聽了,高興得一蹦三尺高。
終于等到下午了,猜字謎活動開始了。老師說:“以每一小組的組長為代表,只要誰猜中字謎的字數多,就會有獎勵。”我是第七小組的成品,小明是我們小組的代表。小明叫李紅同學來出字謎,她首先出了一道比較簡單的字謎,謎面是:“二十四小時,莫當日字猜。”我們全組的成員異口同聲地答道;“舊。”有的同學還說太簡單了吧,分明是太小看我們了,給一年級的學生猜還差不多!李紅同學不慌不忙地說道:“難的還在后頭呢。”隨后出了一道比較難的字謎,謎面是:“二小姐”。我們組的同學冥思苦想,最后被我搶先猜出來了,我站起來用宏亮的聲音回答:“姿。”李紅同學認真地說:“最難的來了,謎面是:‘守門員’。”這時同學們都認真的思考著,有點猜測不透。過了一會兒,終于被一位平時不愛說話的小麗同學猜了出來,她慢條斯理地說:“閃。”話音剛落,我們都為這位小麗同學鼓掌。
不知不覺,鈴聲響了,有趑的猜字謎活動結束了。通過這次活動,我感受到了漢字的趣味性,也摸索到了一些猜謎的方法。
請記住:
小學生猜字謎范文4
“的盧躍檀溪,打一《三國》人物名。”“是張飛!不對,是馬騰!”“對嘍,是馬騰!哈哈哈哈……”每天,小區的老年活動室里總是傳出爽朗而開心的笑聲――這是我們的“老年謎語沙龍”在擺“擂臺”呢!
退休后,我和數十位喜好謎語的老友成立了全縣第一個“老年謎語沙龍”,大家每天在一起切磋制謎、猜謎技藝,玩得不亦樂乎。謎語是一項雅俗共賞的娛樂活動,它既能鍛煉大腦思維,又能增添生活樂趣,同時還能拓展知識面。所以,“老年謎語沙龍”成立后,吸引了很多老年人加盟。
退休教師老劉對“字謎”頗有研究。他經常把自制的新字謎拿給大家猜,而且常出新意,激起了老友們的猜謎興趣。如他制的字謎“卷尾猴”,謎底是個“電”字――猴子代指“申”,“卷尾猴”就是“申”字的“尾巴”卷起來,是個“電”字,真是形象且富有趣味。再比如他制的字謎:“黑”,謎底是“皈”――白的反義;“航道”,謎底是“潞”――水路嘛!“連日有雨”,謎底是“雷”;“黃昏上山”,謎底是“歲”。老劉的字謎讓老友們猜得是笑聲不斷,興趣盎然!
齊大娘擅長地名謎,而且全是附近的村名。這種帶有鄉土氣息的謎語,一下子把大伙的胃口給吊了起來。比如她制的“小康”、“皇宮”、“三個轎夫”三個地名謎,謎底分別是“富家”、“龍家”、“南臺(難抬)”三個村名。這些地名謎制作精巧,寓教于樂,被老友們稱贊為“奇思妙想”。
“謎語沙龍”最熱鬧的時候是周末的“謎主擂”:擂主當場拋謎,數十人一起猜謎。第一周擂主是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大老張。他滿懷激情地唱起了《志愿軍軍歌》:“雄糾糾,氣昂昂,跨過鴨綠江……”誰也沒想到,這首歌便是謎面,打三部電影。這種出謎方式可是別出心裁呀!老友們一番“研討”,最后猜出了擂主的謎底:《音樂之聲》、《為了和平》和《打擊侵略者》。當大老張公布的謎底與大伙猜的完全相同時,屋里立時響起一片歡呼。三十多位老人興奮得連蹦帶跳,返老還童啦。
第二周擂主是剛從講臺上退下來的陳教師。他給眾人拋出的謎語是一種頗有趣味的“連環謎”――上一個謎底是下一個謎語的謎面,一環套一環:“集體宿舍,打一部門。”“大伙房。”“正確!大伙房,打一建筑名詞。”“公寓。”“回答正確。公寓,打一稱謂。”“老人家。”“對頭,老人家,打一明代人物。”“陳第。”“陳第,打一現代作家名。”“老舍。”……這種“謎串”猜得大伙是既精神緊張又饒有興趣,一上午的時間,老友們都沉浸在興奮與快樂中,活動室里傳出陣陣笑聲和海潮般的掌聲。
小學生猜字謎范文5
一、猜謎與語言交際
猜謎實際上是人們之間的一種交際形式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,為了開發人們的智力,創造一種幽默、自然、和諧的氣氛,常常要給對方出一些小難題。例如父親為女兒買了一件生日禮物,在贈送前故意把禮物藏起來,讓女兒來猜。女兒急切地想知道父親為她買了件什么禮物,她便努力地去猜,向父親提出一系列問題:如禮物形狀、大小、顏色、用途等,父親對此一一答復。女兒根據父親提供的線索終于猜中,這種成功的歡樂溢于言表。這是一種十分有趣的交際方式。人們茶余飯后,也常常做些猜謎的游戲,講述謎語的人常常是因謎面迷惑難猜而自我陶醉,猜謎的人專心致志,試圖揭開每一個謎,這樣一說、一猜,交際便在兩者之間進行。
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,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比呆板的、模式化的課堂教學所帶來的學習效果要好。因為,采取多樣化的課堂教學的結果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,吸引學生的注意力。猜謎在英語教學尤其是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正是如此。
在課堂教學中,相機采用猜謎和文字游戲等活動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。在猜謎的過程中,學生的頭腦中會產生一種競爭意識,都想第一個揭開謎底。一旦揭開了謎底,猜謎者便會產生一種成功的自我滿足感。這種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,它可以促進初學者努力學習的愿望,成功促成興趣,興趣保證成功。這樣,學生在猜謎的過程中會越發喜歡英語。
猜謎實際上是聽力理解練習,猜謎時,先要聽懂謎面,理解其含義,然后才是思考與猜測。通過猜謎,既能提高學生的聽的能力,又能開發學生的智力,可謂一舉雙得。
二、謎語的種類
(1)白話體謎語。這類謎語內容大都比較簡單,謎面的內容多數是口語化的、描述性的語言。謎面中提供了大量的線索,引導猜謎者去揭開謎底。這類謎語比較適合小學生。例如:It is than a duck, than a dog.It has two long ears,and a very tail.It can run and jump very fast.What is it?(a hare)
(2)詩歌體謎語。這類謎語是以小詩的形式編寫的,文字簡潔、生動,而且押韻,讀起來容易上口,便于記憶。例如:I have a ,they call her peep,peep;She the ,deep,deep,deep;She the ,high,high,high;Poor ,she has but one eye.(a stal)
這個謎語的謎底是“星”。猜這種類型的謎語既學會了一首小詩,又猜中了一種自然物體。
(3)燈謎。燈謎就是將謎語寫在用紙做成的燈籠上,將燈籠懸掛在猜謎場所,供大家來猜。猜中者經主持人核對謎底,可得到獎勵。燈謎可作為課外活動來搞。例如:What is an ?(打一英語字母)Whey go up and down,but they move. What are they?(打一物體名稱)
(4)縱橫填詞詞謎。縱橫填詞詞謎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填詞游戲,通過給出的線索(定義、圖畫、填空等),猜出相應的單詞來,填在一個方塊圖形中的空白處,并使其縱橫都能組成有意義的單詞。這種練習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詞義,鞏固學過的單詞。例如: ( No.1)①The of the sky on a fine day.②Not .③ saw the wind the on high.
三、猜謎的方法
猜謎可以在課堂或課外活動中進行,下面介紹幾種猜謎活動的方法。
(1)猜謎競賽。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,每組10人左右,教師或主持者將謎面口述一至兩遍后學生開始猜,猜中者為該組贏得1分,最后算總分,以決勝負。一個學生猜出謎底時,教師應將謎語重復一遍,或由學生復述一遍,使全體學生都能理解,達到鍛煉聽力的目的。
(2)對猜。將學生分成A、B兩組,教師將事先寫好的附有謎底的謎語卡片分發給A、B兩組同學。A組派代表口述一條謎語,B組同學猜,猜謎時全組同學可以商量,猜中了,B組得1分,猜不中,不給分。然后B組說一條謎語,A組猜,依次進行。猜得一定數量的謎語后,教師命令暫停,計算分數,宣布比賽結束。最后,兩組各派代表將未揭開的謎公布于眾,大家同猜。
(3)猜燈謎。組織者將謎語寫在用紙剪成的燈籠上,掛起來供游戲者猜,參加者每猜中一條或兩條謎語,便可到組織者那里核對謎底。核對時,要求猜謎者將謎面復述一遍,再用英語說出謎底,正確者得到一份小獎品。
(4)猜縱橫填詞詞謎。將詞謎圖畫在黑板上(如下圖),或畫在預先備好的圖紙上,上面附有線索。由于詞謎圖中要猜的詞比較多,少則十幾個,多則幾十個,最好讓學生分成小組去猜,大家共同商量完成。本謎語以首先猜中所有詞謎者為勝。
(5)猜謎暗示。猜謎時,教師或主持人應輔以必要的手勢或動作;或給出謎底的范圍,如打一物、打一種自然現象、打一種動物、打一種文具、打一種生活用品等,盡量引導學生揭開謎底。猜謎時,若遇生詞,應先向學生介紹或寫在黑板上,學生回答時必須用英語。
小學生猜字謎范文6
這是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南,來到南通通州芙蓉花溪賞花。一路上,看那千樹濃蔭,萬花叢叢,皇帝聯想到河北也有個通州,突然悟出一句上聯,便吟道:“南通州,北通州,南北通州通南北。”吟罷,皇帝命隨駕文臣對出下聯。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考問,眾文臣都惶恐極了,想破了腦袋也對不上來。
這天,小紀昀正領著妹妹在芙蓉花溪釣魚,遠遠地聽得真切。他想起,因父親在學館教書,薪俸很少,家里生活貧困,母親經常叫他拿家里的東西到通州當鋪典當。靈感一來,小紀昀想出了一句絕妙的下聯。于是,他故意大聲說道:“這還不簡單,我一個十三歲的孩童都會。”皇帝聽見,很好奇,便命人請小紀昀過來。小紀昀放下釣竿,走到乾隆面前行禮后說:“老伯伯,這下聯我知道。”皇帝一看,還真是一個十來歲的小童,便驚喜地點頭答道:“行,你能對出,我就賞你很多銀子!”小紀昀立刻對道:“東當鋪,西當鋪,東西當鋪當東西。”
皇帝連聲贊道:“妙對!妙對!”
這時,花溪橋上有一個小姑娘,身穿紅花褂,頭戴粉紅芙蓉花,一邊跑來一邊喊著:“昀哥!昀哥!”皇帝一抬頭,見此情景,又想了一句上聯,便說:“紅花女戴紅花過橋。你若答出下聯,我會賞你更多銀子。”
小紀昀眼一眨,笑著對道:“青草魚吃青草戲水。”
皇帝一聽,笑逐顏開,連聲贊道:“對得巧!對得妙!”
突然,刮來一陣疾風,吹落了很多芙蓉花瓣,浮在花溪里,又順著水流而下。皇帝見此,觸景生情,又道出一句上聯:“一溪春水花落去。”
小紀昀對正走到他身邊的小姑娘說:“小妹,你來對吧!對得好,這位老伯伯還會賞咱們銀子呢!”
小妹抿嘴一笑,對道:“兩岸綠蔭燕歸來。”
皇帝聽了拍手贊道:“更妙!更妙!”然后,他笑著問:“小姑娘,你和你昀哥會猜字謎嗎?”
小妹點點頭,說:“我們最愛猜字謎了,老伯伯也愛猜字謎嗎?”
皇帝笑著說:“對啊,我最愛出字謎讓人猜不著了,聽好了:三人騎著太陽曬。打一個字,你們知道謎底嗎?”
小紀昀思索了一下,以謎猜謎吟道:“三人同日來,喜見百花開。”
皇帝一聽,便笑著說:“不錯,不錯,知道以謎猜謎,將我一軍了。那你倆再猜:七人頭上戴草帽。打一個字。”
小妹嫣然一笑,也以謎猜謎吟道:“頭上戴草帽,帽下有人在。短刀握在手,但卻人人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