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殖回報率最高的十種淡水魚
白斑狗魚
白斑狗魚雖分布于高寒地帶,卻屬于亞冷水性魚類,相對適應溫度比較廣,適應能力比較強,適白斑狗魚的各種圖片應溫度范圍為0℃~30℃,在35℃情況下仍可以生存。白斑狗魚生長速度快,當年均可出塘;捕食范圍廣,所有魚類均可作為餌料魚;適宜水溫低,6℃至26℃均可捕食生長;肉質堅韌少刺、味道鮮美、營養價值高等特點,使白斑狗魚逐漸成為各地開展池塘名優水產養殖的優質品種。山東郯城臧恒平靠養殖白狗斑魚發家致富,登上了CCTV致富能人。
▲白斑狗魚
江團
長吻鮠又名鮰魚,上海稱"鮰老鼠"、四川名"江團",貴州則喚之為"習魚"。無鱗,肉質細嫩鮮美、營養豐富 ,而且魚膘肥厚 ,可加工成珍貴的魚肚。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長吻鮠作為滋補的水產品,在封建社會還是朝廷貢品。在70 年代以前,長吻鮠的產量完全靠江河捕撈;由于長期的捕撈過度,資源已嚴重衰竭。為了使這種珍貴的魚類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,我國水產科技人員從80年代開始,對長吻鮠進行人工繁殖和養殖技術研究 ,現已解決了人工養殖的技術難題。四川宜賓韓顯英進山養殖江團年賺千萬。
▲江團
黑魚
烏鱧俗稱黑魚,它生性兇猛,繁殖力強,胃口奇大,常能吃掉某個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魚類,甚至不放過自己的幼魚。黑魚還能在陸地上滑行,遷移到其他水域尋找食物,可以離水生活3天之久,黑魚的生命力很強,在淡水魚類中居首位。是中國人的"盤中佳肴"。它們的生長速度也比較快,符合"頭年魚種、二年成魚"的生產要求。烏鱧的含肉率高,又無肌間細刺,是老少皆宜的魚品之一。可以預料,烏鱧將是21世紀初最有發展前景的水產養殖對象之一。
▲黑魚
匙吻鱘
匙吻鱘亦稱匙吻貓魚。產于北美洲的原始魚,是北美洲的一種名貴大型淡水經濟魚類。匙吻鱘肉質鮮美,吻部富含膠原蛋白,營養豐富,是宴席佳肴;魚子醬在國際市場價格昂貴,魚皮可匙吻鱘制成優質皮革。每公斤成品魚約200元。匙吻鱘還可以作為觀賞魚出售,體長15厘米的每尾30元。美國于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,我國1988年從美國引進,現已成功地人工育苗和養殖。
▲匙吻鱘
胖頭魚
胖頭魚學名鳙魚,是淡水魚的一種。有"水中清道夫"的雅稱,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。外形似鰱魚,體型側扁。頭部較大而且寬,口也很寬大,且稍微上翹。眼位比較低。鳙魚生長在淡水湖泊、河流、水庫、池塘里。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層。是中國特有魚類。在中國分布范圍很廣。是池塘養殖及水庫漁業的主要對象之一,經濟價值較高。能食用,對人體有提高智商、增強記憶、補充營養、延緩衰老的作用。
▲胖頭魚
青魚
青魚主要產于長江流域地區,也可人工養殖但由于受魚食來源的限制,北方飼養較少,青魚四季均產,但以秋季產的最多品質最好。青魚肉厚且嫩,味鮮美,富含脂肪,刺大而少,是淡水魚中的上品。中國歷來將青魚與鰱、鳙和草魚等混養,成為中國池塘養魚的主要方式。
▲青魚
哲羅魚
哲羅鮭的生長速度較快,并以相等的速度發展,屬于大型經濟魚類。一般個體在3公斤以上,大者可達50公斤,長在1米以上。肉味鮮美、細嫩,為富有營養的魚類,也是高寒地區的特產,在產區內為珍貴的食品。
▲哲羅魚
鰉魚
鰉魚是鱘魚的一種,主產于黑龍江水域,故鄉為黑龍江,身軀龐大,一般體重50~100公斤,大者可達1000公斤,為大型食肉性魚類。以其壽命長,身體大,食量多,力量強而著稱,被譽為"活化石""水中大熊貓"有淡水魚王的美稱。現僅存于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--黑龍江之中。鱘鰉魚經濟價值很高,1998年,鱘魚肉在國際上售價為60美元/公斤、魚籽300美元/公斤、魚籽醬高達700美元/公斤,鱘魚皮是制作高檔皮革制品的好原料,抗撕裂性、耐靡性、柔韌性可與鱷魚皮媲美。
▲鰉魚
?end?
點個好看再走吧▼